通常情况下,考生不会遇到无法选择报考点的情况,因为考点通常由招生办统一分配,考生无法自行挑选。按照规定,应届毕业生以外的考生需选择其工作或报名所在省份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因此往届考生在考试时通常在生源地或工作地。
对于二战考研的考生,考点与应届生不同,不能自由选择,而是需要考生到所在城市的招生办报名后,由市招生办安排的考点,这种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当地招生办的条件,就可以报名,且报名地点很大概率就是考试地点。
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一般来说,报考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需到报考院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
其他类型的考生会有统一安排的考场,一般报考点在哪个区就会安排在哪里考试,考生需要提前关注考场信息,做好准备工作。
二战考研的考生并没有明确的考研学校推荐,但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首先,二战考研的关键是稳定,不建议冲刺名校。那么,哪所学校更适合寻求稳定的考生呢?通常是非985、211院校,以及你所选专业在该校招生不满的情况。虽然有人有名校情结,我也不反对,但你是否能坚持二战、三战、四战呢?
学校确实有记录,但通常无人关注。
考研报名通过学信网进行,系统内存储个人全部信息。每位学生拥有唯一账号,实行实名制,可追踪考生考研次数。政策规定,往届生具备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即可报考。因此,二战考生报名时,按往届生身份操作。然而,二战考生无需重新注册账号,只需使用过往账号。
学校数据库保留考研信息,包括考生的历次考研记录。但学校内部一般不会特别关注这些数据,除非有特殊需要查询。
二战考生无需担心报名系统记录其多次考研经历。报名时,系统会根据考生提供的信息判断其报考资格,包括是否为往届生。系统不会显示考生的历次考研记录,仅确认考生是否符合当前考研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学校有记录二战考生考研情况,但该记录通常不被学校内部关注。考生无需担心报名系统对其多次考研的记录问题,只需按照往届生身份如实填写信息即可。
1、二战不建议换学校。西南交通大学比云南财经大学好很多,但竞争也更大。
2、去年326说明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了,但经济类是热门专业,跨考的复试面试相对处于劣势,还是看自己的信心和把握。
3、考研选校确实很难,但一般还是求稳比较好,毕竟时间耗不起,早读早就业。
4、数二未必是关键(理工毕业的数学不至于太差),总分如何,尤其是专业和英语,包括复试还需要笔试和面试。别人只能提供思路,主意还得自己拿。不管报考哪个学校,确定后就要自信和全力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