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1、申论大作文在申论考试中占据核心地位,对考生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要想在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撰写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为此,特为考生们提供一篇范文:《让人文关怀温暖每一个人的梦想》。希望这篇范文能帮助考生掌握申论作文的写作思路。
2、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古人的崇高理想,体现了历史人文关怀。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深化,群众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然而,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领域,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和人的价值与权力的基本保障。因此,彰显人文关怀,才能营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助力每个人的梦想。
3、改善民生是人文关怀的基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心。民生问题一直是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物价飞涨、看病难看病贵、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教育资源分布不公、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都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有效合理地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保障民众的基本权益,实现人的价值,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因此,改善民生,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更多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基础。
4、关照心灵是人文关怀的重点。在利益分化、主题多元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一幅纷繁芜杂的图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物质生活的富足,却在精神上迷失路途。身居繁华都会,却发出“乡关何处”的叹惋。精神信仰的缺失,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发展,还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精神迷茫,道德困惑。因此,亟待思想共振,寻求价值共鸣,更多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共建具有人文气息的社会大环境。
5、提升国民幸福感的人文关怀的目标。2013年央视节目中“你幸福吗”,引发很多人对幸福的思考和体悟。幸福感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人文关怀的目标就是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只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民众能够体味幸福,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否则,人文关怀将会成为一纸空谈,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关注国民的幸福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为人本,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社会不断转型升级的今天,关键本质的问题是解决人的发展问题,要体现对人的关注。只有通过改善民生问题,关注民众的精神世界,提升国民的幸福感,才能彰显人文关怀,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梦想与追求。
二、2022河南省考申论备考干货之作文如何精准把握分论点
众所周知,河南省考申论作文占据40分分值,想要取得良好成绩,写好作文至关重要。而作文又区别于前面的三道小题,尤其在2020年、2021年两年省考,对应性的材料相当简短,如果没有把握准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相应的素材使用,会造成严重失分。本文就分论点如何准确把握进行完全的干货讲解,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同学们的常见问题:
下边我们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攻克。我们都知道中心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全文的精华,是你写这篇文章想说明的观点。那么分论点就是支撑这个观点的若干方面。比如说吴彦祖是个帅哥,这是一个观点。那么眼睛漂亮、身材好、气质佳就是证明这个观点的三个部分。到了申论作文里也一样。比如2019年河南省县级的申论作文命题为:
“给定资料 5”中提到“我们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才能让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赋流通的美。”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在这个题里,给了一句话,我们知道这句话就是中心论点。那么是否包含分论点呢?很显然是的。这道题的中心论点就是“我们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有重大意义。”那么分论点是什么呢?我们说是支撑中心论点的内容。那么通过审题我们发现,与世界相交相通,第一可以让一切保值增值,第二可以添赋流通的美,这就是两个意义。于是这就构成了这篇作文的两个分论点。
了解了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之后,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分论点特征。我们说吴彦祖是个帅哥,支撑的论点是一他眼睛漂亮,二身材好,三有六块腹肌。请问这样三个分论点可不可以支撑他是帅哥这个论点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这不是三个分论点。我们发现身材好是包含六块腹肌的。所以由此我们知道,分论点的特征是:并列互不交叉!如果分论点彼此包含那又怎么能“分”的出来呢?就像大家常用的国家、企业、个人这三个主体,实际是用宏观中观微观来的,一样是并列互不交叉。如果你用民族、国家、个人,可以吗?民族和国家你是否能分得开呢?
我们来看一个真题的一段材料节选: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无论什么人,都无法避免竞争,都会遇到各种挑战。智者借力而行。我认为,竞争中制胜的重要法宝就是合作,学会合作才能进步、发展和壮大。“合作”二字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从大处讲,合作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小处讲,合作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好,这段材料里我们有几个并列呢?我们看到“学会合作才能进步、发展和壮大”这句话,实际是在讲合作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分出来三个分论:1.合作让我们进步;2.合作让我们发展;3.合作让我壮大?其实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分论点的特征是并列互不交叉。这里的“进步”“壮大”“发展”,你是否能在考场上迅速区分呢?实际上没有达到在政研室工作水平的人,是很难区分的,在文章写到第二三四段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如胶似漆难舍难分,那就为时晚矣。
我们接着往下看,发现还有这样一句话““合作”二字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从大处讲,合作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小处讲,合作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我们看到这里也包含两个意义,一个是对民族,一个是个人。这两个是否并列?是否互相交叉呢?显然,这两个用作我们的分论点是比较合适的,有利于我们的文章像花儿开放一样,每片花瓣指向不同的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前两个问题,什么是分论点,分论点的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围绕题干的主题,到材料里去找并列的互不交叉的词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给定资料6”中提到“一旦新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许多旧问题就会自动消失。”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17河南省考)
在这个题的材料,我们看到一个并列的句子,所以,这篇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应该是这样的:1.树立创造新思维,解决中国制造问题;2.树立质量新思维,解决中国速度问题;3.树立品牌新思维,解决中国产品问题。
三、历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1、我这里有最新的资源,可以保存获取:先“申”夺人申论分项刷好题提取码:1234
2、申论是指在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
3、综合分析题主要考察公务员对某一观点、问题等的看法,并体现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思路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