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公务员历年面试题
2008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2008年5月17日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1、人生有限和事业无限,你有什么看法?
【试题分析】此题是典型的综合分析类试题中的哲理类试题。需要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事业观,这也是考查公务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于事业是局限于自身利益还是国家利益为先。考生面对此题,要答出特色与哲理。因为人生与事业的话题是一个几乎讨论的很成熟的话题了,需要考生不能轻视题目,答出亮点。
【解题思路】此题答题的思路可以先分析两句话的具体意思,然后全面阐述其中的道理,再优化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这样答出来的题目既有高度有言之有物,考生避免答理论化的东西,要答出个性化的答案来吸引考官。
(1)破题表态:人生有限,指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无限,指的是人要进行的事业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正确面对。
(2)全面分析:这让我想到了雷锋同志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学习、生活、平凡工作,事迹平凡,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伟大的他。这让我想到了一种精神,就是奉献精神。人生有限,正是因为有限才要更加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才要把有限的生命释放的更加有价值。
(3)优化提升: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决不可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我们一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有限寓于无限之中,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全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一名新时期新时代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公务员,当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也会像保尔柯察金那样非常自豪地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你是新进的公务员,你和同事关系出现问题,你该怎么处理?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人际关系类试题,和同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可以说在考生回答问题时考官往往想了解考生平时生活中,工作中接人待物的实际情况,考生可以在思考中形成一个大体的框架,来认真作答。并且要言之有物,不能空谈理论,脱离实际和考题,这是考场中忌讳的答题方式。
【解题思路】对于和同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是可以灵活的应对的,比如,和同事沟通可以细化,描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应对都是可以谈的。而谈得精彩与否恰恰是考生实力的体现。而且此题看似简单,要是想答得圆满还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1)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自身上找因素,进行深刻反思,查找自己在性格、工作方法、讲话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接受他们的指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寻找适当的时机,与和我发生冲突的同事进行沟通,就产生误解的问题委婉地说明自己的观点,真诚地向他道歉,取得同事的谅解。就沟通方式来说,可以灵活一些,比如,一起爬山,游泳,投其所好,把同事当成工作中的战友,生活中的伙伴。
(3)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注意团结同事,尊重和听取同事的意见,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做到既坚持了原则,又保持了工作方法的灵活变通。
(4)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树立团队意识,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3、节日期间,公共场所人口流动较大,安全隐患高,你有什么对策?
【试题分析】这样一道题目会让考生觉得无从下手,考生可以联系到生活实际,想想实际中遇到的情况是如何消除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处理的。按照主体分析法,明确责任到人、到部门。
【答题思路】从公共场所自身、公安、消防、公众角度分别阐述。
〖意义〗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出现事故,后果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做好这些重点地区的安全防范措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一定会认真对待,做好这项工作。
(1)从公共场所自身来说,对消火栓、灭火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电梯等进行检查和检修,检查消火栓是否年久失修,消防通道等是否被堵塞等,电梯性能是否完好,针对出现问题马上责成相关人员负责整改,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段进行相应改造。将消火栓、安全出口等的位置明确标识。将责任落实分配到人,并进行定期的检查检修。并明确奖惩制度。对违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惩。
(2)联合协同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成立公共场所安全保护指导小组,确保公共场所的秩序以及流动人口的人身、财产安全。公布公共场所安全领导小组电话,请群众监督协助消除安全隐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部门。
(3)加大对公众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开展一些列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可以采取消防演习,消防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公众教授灭火器使用方法和安全自救方法,明确灭火器、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位置,一旦危险事故发生,能够在第一时间逃离或者展开自救,降低事故险度系数。
(4)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根据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召开由公安、消防、医院、市政管理部门、民众、专家、保险公司等所参加的听证会,就保障公共安全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制订长效机制,请各方面共同监督配合。
4、奥运会口号“同一世界,同一梦想”和奥运会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请你选一个当题材,发表一段谈话。
【试题分析】演讲型问题,测查语言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同一世界,同一梦想”是奥运会的口号,人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虽然区域不同,然而世界的母体只有一个。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全世界人民,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不论以哪一个当题材,都要突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奥运精神。注意:演讲题,考生应调整状态,注意语气、语调,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解题思路】谈奥运,谈国家,谈个人。
〈奥运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
绿色奥运,是奥运会筹办的思想: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科技奥运,是指我们要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人文奥运,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国民意义〉奥运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盛事,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13亿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要充分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现浓郁的中国韵味,让2008年奥运会成为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和自然风光的最佳窗口。
〈个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走上奥运的赛场,在五环旗下迸发光彩!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奥运舞台,用我们一颗诚挚的心,用自己的行动去装点全民的奥运梦,为北京增添光彩!
更多查看安徽省公务员历年面试真题汇总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
二、探寻2015年安徽淮南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6月27号)
1、观察四条直线,它们可以组成‘王’或‘口’等形状,亦能构成长方形、菱形等多种图形。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听题)
2、后勤集团计划进行一项调查,以改革后续工作,领导指派你负责此事。请问你将如何开展调查,调查结束后,你向领导汇报时将重点阐述哪些内容?(听题)
3、(题签上是一个电脑的键盘)题目:每个键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同时也有组合功能,比如shift键可以删除,shift加v键可以恢复删除。请选择一个主题,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看图题)
4、小王夫妇户籍在B地,居住在A地。他们前往办理生育证时与工作人员的对话如下:A地:你户籍在B地,应去那里办理;B地:你们在AB两地办理都可以,但你们居住在A地,在那里办理更方便,你还是去A地吧。问题:请评价AB两地工作人员的做法。
考官追问:如果你是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做?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访问安徽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
三、2017年安徽公考面试必看10题
在全国公务员面试中,安徽题型独特,既有怪异也有多样。因此,对于安徽公考面试,我们只有一个建议:仅凭常规公考面试资料是不够的。必须专注于怪异题型,从中提炼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并深入掌握其在普通题型之外的特性,才能有备无患。不信?请看以下题目。
初学者写字,写错了,有的人喜欢换一张纸重写,有的人喜欢划掉接着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理由是什么?(150627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此题虽非安徽最复杂、最怪异的题目,但也相当具有代表性。首先,以寓言为载体,寓言类题目通常让考生感到畏惧。其次,此题具有“人岗匹配”的形态,即通过考生的选择来评价其职业素质倾向。再次,此题包含两个问题,虽然难度不算本质,但也体现了安徽题目喜欢不走寻常路的特点。简言之,安徽题目经常将多种题型、多种变化结合在一起,形成难度叠加。
对于这种题目的解答,对于已经掌握基本题型基础的考生而言,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论”技巧,具体如下:
1. 分而治之。对于两个问题(如何选择、什么理由)要分别作答。
2. 层层递进。此题既然首先是一个寓言,可以先揭示寓言要义,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我会怎么选择”。
3. 紧扣主旨。此题最终落脚到“考生会如何选择”,也就是要回到“人岗匹配”的要求,考生也应该利用这种人岗匹配的基本理论来深入作答。
【小结】由此可见,安徽题目经常在传统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综合,考生如果不提前对这些变化做好准备,就容易感到茫然无措。反之,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变化的实质,就可以利用基本面试技巧来做出理想的回应。以后的题目大致如此,但具体变化则各有不同。
1940年参加过战役的一位革命老前辈,现在退休在家,身体良好,孙子结婚后把房子给了孙子,现在住在女儿家,有保姆照顾。她现在每天向你抱怨房子没有了,也没有儿女陪她。你是社区工作人员,你怎么与她沟通?(160619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此题型被称为“沟通”类问题,这是近年来全国公考面试的热点,更是安徽的热点。其本质是要解决我们工作对象这一特殊人群的问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一般考生准备得较少,但其实套路性极强。再次强调,沟通类题目是大考点,但套路性极强。因此,一旦准备好这类题目,就可以轻松得分。具体沟通类题目的套路,我们将在后续专题中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 牵牛花柔软,但靠着篱笆墙往上生长,篱笆墙不起眼,但是因为牵牛花而受到关注,谈谈你的认识。(160619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这又是寓言类题目,但在一般寓言的基础上,又有安徽的特色:此题题干复杂,出现了好几个喻体(牵牛花、篱笆墙等),而且谈了好几个方面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复杂化寓言或“多元”寓言。这种题目要求我们在解答时,最好能够对每一个“元”做出回应,考生需注意。
小组活动,要从以下五种图形中选择一个作为小组的标志,你认为第五个图形是最好的,最能体现你们小组。你怎么劝说你们小组成员同意采用E这个图形?(160620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这题确实很怪。它有几个巧妙的设计:1. 是漫画类,而且属于漫画中比较抽象的——图形越简单,有时候越抽象;2. 在漫画题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沟通”类,也就是要去说服别人。记得吗?我们刚刚说过,安徽省“沟通”类是大热,这里就嵌套出了。3. 这题还是一个多元类题目,要求我们能够识别出每一个图形的含义,分别说服。天!安徽省确实够狠。什么也别说了,必须把基本题型吃透,但更必须提前见过这样古怪的题目,否则考场上多半会不知所措。
网络电商等出现网络诚信问题,请你以此为主题发表演讲。(160626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演讲类题目学生一般比较怵。但安徽还就考,而且老考。所以心怯演讲的考生,这一关必须过。不过我们大家可以注意两点:1. 演讲类其实并不神秘和神气,它和一般的分析综合题没有本质区别;2. 进一步说,演讲类是很容易举一反三的,准备一道题,考场上就会有底气得多。3. 这题考的话题是“网络诚信”问题,这属于最典型的消极类社会现象,这类话题也是考试热点,也值得我们好好准备,因为除了演讲外,一般的分析综合题也完全有可能出。
你所在的镇依山傍水,通过农家乐等项目发展经济,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垃圾随处可见,污水也被随意排放。你是镇工作人员,怎么办?(150626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安徽题目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接地气,比如这题就谈的问题非常工作化、实际化,体现了用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所以这种话题的题目考生一定要熟悉,如乡村治理、环境污染、农村经济开发等。实际上这种题目也是共性颇强,一道会多道会的。另外这题从题型上讲,是活动组织的变异,如果有的同学只复习了活动组织或活动管理,而没接触过此类,则需尤为留意。
小结:此题一言蔽之,可谓经典。这不但是安徽,也是全国公务员热点。
在奥运会上有人接受采访时说:“体育,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同时,也教会孩子,如何输得体面并有尊严。”请结合自身谈谈对于体面并有尊严输的理解。(2016年6月20日安徽公务员(乡镇岗位)面试真题)
此题具有三大特色:首先,它以名言为引,实则并非要求考生直接谈论该名言,而是探讨“概念”的内涵,即对“体面”和“有尊严”的理解。此类题目与“观点类”题目有所关联,但存在一定差异;其次,它是一个双概念题目;最后,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回答。
然而,此题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话题上,它更偏向于人生修养的内容,这体现了安徽出题的又一特点,即倾向于哲理类和深入思考类题目。我们还记得,以前我们遇到过许多漫画类和寓言类题目,而这道题在话题上则更为抽象和深奥。
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思考这类题目的基本答题技巧。如果基本功较差的考生,可能还需要准备一些经典例子等“谈资”。
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了一个图标,请你在现场向群众解释该图标的意义。
——2016年6月18日安徽乡镇公考面试真题
这道题目恐怕是安徽省独有的,其他省份的题型变化虽然也有,但变化幅度之大,非安徽莫属。首先,这道题目是纯粹以图片资料为考察内容,考察学生的图像资料解读能力,尤其是对抽象符号的理解力,其考察难度超过了一般的漫画题;其次,此题要求“解释”,更多是“说明文”,而非传统面试中的“议论文”。
对于这种题目,考生一定要抓住亮点:一是要搞清楚指代关系,解读出图片中特殊符号所指的本体;二是要具备综合归纳能力,能够使用“首先、其次”等序号词进行表述。
后勤集团计划进行一项调查,以改革后期工作,领导将此事交由你负责。请问你将从哪些途径进行调查?调查完成后,你向领导汇报的重点是什么?
——2014年6月27日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这道题目实质上是一道“调查类”题目,而调查类题目在公务员考题中的出现频率极高,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因此,考生务必扎实掌握“调查类”题目的答题技巧。这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基本的题型仍然是基本功,不可忽视。
顺便提一下,这道题的第二问其实有些刁钻,其答题要点是调查完成后汇报的重点,除了要汇报调查内容或结论外,还需要说明“调查的过程或如何调查的”。切记。
电灯泡发光需要电线传输电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线也会受损。结合实际,谈谈公务人员如何提高执行力。
——2015年6月26日安徽公考面试真题
这道题目我们先去除其引导语——前面的电灯泡寓言并非重点。接下来,我们看看其核心问题“公务人员如何提高执行力”,这个问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高大上(抽象、哲理化、理论化),二是比较细致化。一般题目会问考生对执行力怎么看,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等应对,但这里只需要对策。
那么怎么办呢?当然也可以有套路,但我们不禁要产生一个隐忧:安徽省题目越来越刁钻,越来越偏僻,总有套路解决不了的题吧?那么如何应对呢?答案是:进入情景。就像本题一样,如果我们能够联系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接受任务后,诚惶诚恐、竭尽全力找人、跑腿去办理的情况,也许就不难答出一些内容,且非常有针对性、真实性。请记住:进入情境是答题的最高心法。
安徽题目确实比较“歹毒”,话题尖锐,题型多变,且常常将各方面题型变化结合起来,形成更大难度。这意味着,考生必须掌握这些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做到见多识广,才能在考场上真正脱颖而出。但我们也必须明白:任何时候,基本题型和进入情境都是基础,对此我们也要有足够认识。另外,限于本文篇幅,我们对这些典型题目只是做了最基本特点和思路的点拨。具体内容还需结合基本题型的技巧来考虑,这一点也请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