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同样有机会继续深造,攻读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专业的硕士学位。知识技能学习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工程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以及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此外,还需掌握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融合的新工程学科知识。扩展资料招生简章1、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3、考生学历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9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本人英语水平证明。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风景园林专业浙江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经验分享22考研之旅圆满结束。幸运的是,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初试排名并列第二,复试后排名第一,实现了小小的逆袭。在此,我要感谢学长学姐们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我的经验分享能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一、个人情况:初试成绩392分,如下所示。本科专业为五年制的风景园林,一战成功上岸。由于多读了一年,备考时身边很多朋友都已经毕业或成功上岸,我自己也比较焦虑,全程都抱着一战上岸、全力以赴的心态备考。关于考研时间线,大致如下:我于2020年12月决定考研,并开始搜集信息。由于几乎没有画过快题,所以寒假我就开始学习快题。当时还没有确定学校,本着报考本专业最牛逼的学校的原则,我报了一个北林的线上快题班。但后来发现我的水平画不了这么难的快题,经过不断搜寻,最终定下了快题比较简单的浙大(刚好也是我从高中就最喜欢的学校)。确定学校之前其实都在摆烂,但确定了学校之后我就开始正式备考了,三月份开始学习英语和344,七月份开始学习政治和858。暑假时我又去线下学了七天快题,这段时间是没啥空学理论的,每天从早到晚地画快题。因为快题集训和一些个人原因,我整个暑假来回奔波了四个城市,所以也没有一个很稳定的学习状态,大概就是见缝插针地学,最后磨着磨着也就把专业课基本看完了。后来从九月份开始就是紧张的全面冲刺啦,所谓全面冲刺就是指全天候学习(除了吃饭睡觉和摸鱼之外)。大概也是这时候我开始背诵专业课,背着背着就补一补笔记,一直补充到12月,然后就是背肖四、模拟考、上考场了。于是这么忙碌而充实的一年,就飞快地结束了。二、关于择校择校非常重要。一句话概括就是:多方考虑,合理择校,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在择校时,根据报录比、录取分数线可以判断最基本的难度,根据考试内容可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扬长避短,当然,还要考虑复试刷人比例、是否保护一志愿等因素。只要是和考研相关的信息,肯定是知道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这样有利于我们做出合理的选择。1.首先是报录比和分数线。浙大风景园林的考研数据在官网基本都可以查到,具体的我已经整理在上图中。从19年左右开始,报考人数激增,比起以前的难度明显变大了。(2022.09.27更新:22年的报录比也刚刚公布啦,稳定在了11:1,这两年的难度其实已经下降到18年的水平,没有那么难了。)其实每年录取的人还是蛮多一战的,我觉得总体难度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像同济风景园林大家不都说三年起步嘛)。看报录比不仅要看数字本身,还要考虑背后的隐藏信息,比如上岸的人的本科情况、备考时长,而且每年都有人是来浑水摸鱼凑数的。这几年浙大的报考难度其实也趋于稳定了,大家可以综合自己的本科学校、学习能力大概掂量一下难度。2.然后再看看考试内容。浙大风景园林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344风景园林基础、858园林植物学(浙大的专硕也是考英语一,大家一定不能懈怠英语)。相比于其他院校的风景园林,浙大2门专业课的主要特点为:(1)专业一344的理论部分题风灵活,没有明确的考试范围;快题只有50分并且合并在344里,因此考试时需要花2小时左右答完大量理论题目,再花1小时左右画完一套A3小快题。(2)小快题的相应代价是需要多考一门专业二858园林植物学,但这一门的重题率相对较高,大家只要好好背诵不要偷懒,植物部分基本上问题不大。不过如果很讨厌背诵也很讨厌植物的话,就还是算了。总的来说,50分的小快题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了,对于我这个手残来说非常友好。虽然1小时画完对于速度的要求也很高,但是50分嘛,也就不太会出现因重大失误而大型滑铁卢的情况。而且我自己也不太自信把整整150分完全交由老师主观判断喜好,相比之下,我会更愿意把分数给到能踏踏实实拿分的理论上面。3.还有学校实力、区位、个人意向等等的综合考虑。浙大学校排名TOP5甚至在有些榜单到TOP3,但其风景园林学科排名不算靠前,所以如果你想要追求C9名校但不太注重学科本身排名的话,可以选择浙大。考虑到浙大“建筑新四军”的称号,以及杭州西湖在园林中的天然地位,我觉得在这里耳濡目染三年也还挺不错的。不过浙大风景园林只有专硕,且没有博士点,(2022.09.27补充:如果想要硕博连读的话,会转到观赏园艺学。)我在择校的时候,首先把范围定在了华东地区(在广东呆了二十多年属实有些腻了,一直都想去江南读书)。我也考虑过同济、东南、上交,但浙大的名校光环和看起来没有那么难以触及的高度让我最为心动,杭州这座充满诗意的山水城市也一直是我心中的乌托邦。在综合考虑各种条件之后,我最终定下了浙大。三、我的考研学习方法1.公共课关于英语和政治,我觉得网上有太多好的学习方法,我在这里就不赘述。我个人也只是按部就班地看徐涛、腿姐的视频,然后做1000题和肖八肖四;英语就是钻研真题和坚持背单词,阅读在平时就要注意限时,最后也一定要模拟考2-3次,提前感受下怎样分配时间对自己是最合适的,不然考试做不完就是白搭。有问题的时候就多去看看帖子,多向身边的学长学姐请教。公共课大家只要努力了基本上都考得还可以的。从最后的成绩来看,高低分的分差也更多体现在2门专业课上,差距非常悬殊,可以说专业课定天下。2.专业课(理论部分)
众所周知,浙江大学的专业课并未指定参考书籍,然而,学长学姐们口口相传的必备参考书目大致如下:
344科目内容广泛,复习宜早不宜迟,一旦确定学校,即可开始阅读参考书。建议阅读最新版本,电子版价格不贵,尤其是设计规范类书籍,不同版本间的差异很大。我本人阅读的都是电子版,利用WPS将其转换为OCR版本,便于搜索和查找信息。
第一轮复习时,先将书籍通读一遍,并制作自己的笔记。344科目的复习顺序为:中国园林史、西方园林史、西方现代园林、日本园林、园林设计及园林艺术、园林工程、绿地规划、公园设计规范、景观生态学。考前匆忙又补充了中国建筑史,由于时间紧迫,未及细读课本,直接阅读资料(结果建筑部分未能得分)。
当然,仅凭这些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应广泛阅读,研读老师的论文,关注行业热点,并参考其他学校的真题进行拓展。
建议制作电子版笔记,电子版笔记的优点在于易于搜索和修改。例如,平时需要查找什么知识时,只需轻轻一点即可找到,无需翻阅半天书籍;在后期制作正式背诵笔记时,也可以直接进行修改。
实际上,我的笔记最初是用iPad手写的,后来我发现,在第一轮复习时手写的笔记在背诵时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尽管如此,我还是安慰自己,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知识的积累。话说iPad手写的字也是可以搜索的。到了后期正式背诵时,我重新整理了精简版到电脑word里,然后打印出来背诵,用铅笔在上面圈圈画画。我的背诵方式是辅助背诵,具体方法将在后续详细说明。
此外,我认为,永远是自己制作的笔记背诵起来最为舒适。大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逻辑框架,趁时间还来得及,尽量整理一份属于自己的背诵笔记。别人的资料可以用来参考重点,但背诵时还是要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这样效率会更高(这个等你们开始背诵的时候就会知道了)。需要的时候,我还会用XMind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梳理,比如老师的论文,我就是用XMind做的笔记。
858科目我从7月开始学习,复习顺序为:树木学(陈或臧均可)、花卉学、育种学。我强烈推荐几本树木学和花卉学的配套资料(在博主这里免费获取),每个章节都整理得非常整齐,非常好用!甚至还可以搜索文字,非常方便,比直接看课本要好很多;配套题库中,每种题型都有,对于浙大来说,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题库可以重点看。微博上还有很多其他学校植物学的资料,其实都是通用的,大家可以借鉴。
暑假期间,我先通读了一遍参考书,只看了总论,至于各论,我觉得没有必要看课本(内容实在太多),直接从真题和老师的研究方向入手即可。花卉学一定要看看夏宜平老师讲课用的PPT,像之前考过的成花理论、穴盘育苗等课本中不太强调但又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其实夏老师的PPT中都有专门的大篇幅讲解,相当于已经帮你划出了重点。此外,还要仔细研读浙大老师们的论文,并自己总结出一些答题时可以使用的素材。
858科目的特点就是重题率高,重点突出明显,例如宿根花卉、球根花卉、花境、水生植物、草坪草、地被植物等,都是浙大老师们的研究方向,特别容易考,一定要熟练掌握!我从九月中旬开始背诵真题,一边背诵一边重新整理笔记,后来感觉有些来不及,希望大家可以尽早开始。背诵时可以配合表格记忆、多编口诀反复记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背诵效率。
关于专业课(快题部分),我的方法是先从抄绘开始,锻炼手感。平时注意积累节点,画得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就能根据经验画出一些东西,其实都是很套路化的。可以找那种节点大礼包,挑选自己喜欢的进行抄绘、改绘,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抄绘得差不多之后,就开始找各大院校的真题进行练习,选择中小场地进行练习,时间也要从不限时逐渐缩短。每次画完之后,记得请人帮忙评图,有批评才会有进步。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线下集训一下,线下画快题真的很有氛围,整个教室一起画图,考试的紧张感瞬间就上来了,平时磨磨蹭蹭三小时才画一张平面,集训一个半小时就能画完整套图。
九月份开始,我基本上只是每周画一下快题保持手感。不过最后务必要限时1小时进行训练!我到考前终于勉强练到了1小时画完,然后考场上因为最后只剩45-50分钟了,我就真的不到50分钟画完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最后十分钟我的笔用完了就直接往地上摔(桌子实在太小了),没时间顾及这些了,效果图和剖面图也没打草稿,直接上墨线开始画。重点来了:画完和画不完是两个档次,所以大家最后无论如何都一定要画完,丑点也没事,也比没画完要好。老师都知道你是在画快题,也知道你只有一个小时。
浙大的快题只占50分,所以我觉得只要不轻视就好啦,重头戏还是理论部分,大家不用对快题过分焦虑。大部分院校考的是150分的大快题,平时可以多跟考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快题,请他们帮忙评图哦。
关于复试,我觉得现在提复试还为时尚早,我自己也是在出了成绩之后才开始慢慢准备的。如果说现在就要先准备些什么的话,可以做的有:
1. 做好本科课程的设计作品,为作品集做好准备,复试时可以直接用上,节省很多时间。我个人感觉,作品集在复试中很重要,精彩的作品集可以让你得到很好的印象分。
2. 六级没过的或者擦线过的,抓紧时间刷分;特别是考研前一周的那次六级,往往可以刷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
3. 趁现在还没那么忙,可以去蹭一些竞赛或者科研项目(不过太浪费时间的就不要了,备考时间也很珍贵)。
其他方面,可以等出了成绩之后再说也不迟。
五、总结:
无论有多少前人助你解惑,无论你手上有多好的资料,知识不去记就不会进入你的脑子里,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也不要想着二战、三战,永远把现在当成最后一次,拼尽全力。我备考时也累到不行,曾经无数次心想,考研这种事情我真的一辈子经历一次就够了,如果再来一次我的身体一定顶不住了,最后再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不松懈,一定会看到光的不是吗?
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清华大学:景观建筑学
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
各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林业大学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人数:55
研究方向:0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导师:曹礼昆、王向荣、李雄、朱建宁、刘晓明、周曦、刘志成、孟兆祯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一:中外园林史;加试二:园林工程
研究方向:02风景区规划研究
导师:魏民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研究方向:03园林建筑研究
导师:赵鸣、董璁、王朋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研究方向:04园林工程研究 导师:瞿志初
试科目: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25园林建筑设计 ④450园林设计
北京大学:
招生专业:地理学(景观设计学)(070524)
人数:30
研究方向:
01.景观设计学历史与理论
02.景观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03.景观设计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③中任选一门。本专业只在深圳研究生院授课,其中推荐免试生5人,自筹经费生25人。复试时笔试科目为生态学基础、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快速设计)6小时。本专业学习年限2年。
1. 101政治
2. 201英
3. 327普通自然地理学、328景观设计学原理
4. 457城市规划原理
招生专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070523)
人数:31
研究方向:
01.城市与区域规划
02.城市设计
03.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
04.风景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研究
05.区域旅游规划与户外游憩空间设计
06.景观规划设计
考试科目:
关于考试科目③:报考01、03方向的考生限考高等数学,报考02、06方向考生限考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报考04、05方向的考生,高等数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任选一门。考高等数学考生复试时笔试科目为区域规划原理,考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考生复试时笔试科目为城市规划设计(快速设计)6小时。招生总数中含深圳研究生院招生名额25人。本专业学习年限3年。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21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379高等数学
4. 457城市规划原理
清华大学:
04景观建筑学
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法语 ③313建筑技术基础(含建筑物理和建筑构造)或314城市规划原理或315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④403建筑设计(6小时)或404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或405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本专业有三种组合任选其一:组合一,315、405;组合二,313、403;组合三,314、404。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
⑴中外园林史;⑵城市历史与理论;⑶建筑历史与理论。⑴、⑵、⑶任选其一。
同济大学:
专业代码: 081320
专业名称:景观规划设计
研究方向:
01景观资源保护利用
02景观规划设计
03景观工程技术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203日语、204德语任选一门
③ 315中外园林史
④ 407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招生院系代码: 010
招生院系名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复试科目名称:综合+快题设计作图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快题3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初试参考书:
北京林业大学:
06年无
05年
319景观表现技法
《建筑表现技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 水晶石
323园林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管平
04年
323园林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管平
441园林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
中国林业出版社 杨乃丽徐波等
北京大学:
321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
参考书目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吕斌 北大自编教材 Jan 1 2001
2 城市设计 王建国 东南大学出版社 Jan 1 1999
3 景观设计学 美国 著 俞孔坚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
俞孔坚 著,中国科学出版社 出版
**中国城市建设史**
董鉴泓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
**国外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
**城市规划原理**
参考书目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 -------- | -------- | -------------------
1 | 城市规划原理 | 同济大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 城市地理学 | 周一星 | 商务出版社,1995年1月1日
3 |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 彭震伟 |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1日
4 |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 宋家泰 |
5 | 普通自然地理学 | |
6 | 景观设计学原理 | |
**参考书目**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 -------- | -------- | -------------------
1 | 自然地理学 | 陈效逑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1日
2 | 城市景观之路 | 俞孔坚、李迪华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1日
3 |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 | 俞孔坚、李迪华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清华大学:**
**科目代码: 315**
**科目名称: 中外园林史**
**参考书目**:
-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目代码: 407**
**科目名称: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参考书目**:
-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刘滨谊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
**谈谈2006年考研初试科目**:
林大变化不大,在考试形式与内容上都相对稳定;相比较而言,其他三所高校都有一些调整。
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保持稳定,景观设计学(国务院学位办05年批准设立)除了城市规划原理沿袭了往年特点外,新增普通自然地理学、景观设计学原理考试科目;
清华,自05年初试科目大调整之后,考试形式没有变化,只是在参考书目与考试时间上作了微调,参考书由原来的7本削减为5本,快题设计由原来的8小时削减为6小时。
同济,形式没变,参考书略作调整。考试难度预测:林大、清华、同济应该保持稳定,与近两年相似,在今后几年中也应该保持稳定;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应与往年相似,景观设计学今年是首次招生,不好说。
虽然清华的理论参考书比之往年减少了两本,设计减少了2小时,只能预测设计的基地面积可能会缩小,但是在图量上和表达深度上都不会比往年变化太多,而原理更不可能因为书目的减少而缩小考察范围。
各校考试特点:
- 林大两门考试都是设计,设计能力强的同学占有优势;
- 北大和同济两门都是理论考试,背书能力强的同学占有优势;
- 清华一门理论一门设计,总体上讲难度较其他三校略高,理论基础扎实且设计又好的同学占有优势。
**说说参考书**:
林大指定的参考书基本上派不上用场,考试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平时的练习和积累;
北大的出题范围基本上是符合参考书的覆盖范围的,但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清华指定的参考书都是LA专业很经典的专业书籍,这些书所提到的知识是我们这个专业需要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但是,清华的出题范围远远超出了参考书的覆盖面,同学们要想在理论上拿高分,必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同济今年的理论考试参考书做了一些调整,具体会是什么一种情况不好说。
在就各校的特点说两句:
林大主要是参加导师的项目进行学习——我们俗话讲的“跟着导师干活”;
北大、清华、同济除了参加导师项目以外,还有一些诸如studio、workshop的学习方式;
各校都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发展该学科:林大属农林院校,植物比较优秀,design with plant;北大是研究性大学,该专业的一级学科是地理学属理科类,研究性质项目所占比重更大一些;清华该学科在建筑与规划的大背景下展开,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济该学科融合了一些旅游的成分。
总之,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