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地区,考研的报考条件相对宽松。一般来说,本科毕业生在大四时就可以直接报考,无论是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途径毕业的本科生,还是往届本科毕业生,都有资格参与报考。不过,专科毕业生需要满足毕业满2年的条件,且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后才能报考。另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可以报考,但如果是已在校研究生,则需在报名前获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以下是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摘录的具体报名条件,供参考:
第十五条:报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为中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端正,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学业水平需满足以下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拥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可以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第十六条:报考特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需遵守以下规定:
(一)符合第十五条的所有要求。
(二)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满足特定专业要求。
(三)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满足特定专业要求。
(四)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满足特定工作经验要求。
第十七条: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第十五条的前三项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并已发表研究论文或成为业务骨干,经单位同意和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经单位同意和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第十八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需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将失去推免资格。
第十九条: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需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信息,缴纳报考费。
请注意,以上信息中涉及的价格和费用如有变动,请以实际公布为准。
1. 国家认可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时间由招生单位规定)获得国家认可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其录取资格无效。
2. 拥有国家认可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认可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并在毕业后满2年(自毕业后至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更长时间的人员,以及国家认可的本科结业生,若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若要报考,需在报名前获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第十六条针对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执行以下规定:
(一)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的所有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不属于法学专业(不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
(二)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的所有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属于法学专业(仅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
(三)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拥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认可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将遵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报考单独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的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表现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表现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
第十八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日期后仍未确定接收单位的推免生将失去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将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所有推免生均享有根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推荐学校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但不得仅接收推免生。
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报名。
第十九条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应综合考虑考生规模、优质服务、严格管理、疫情防控等因素,安排充足的考试服务资源,合理设置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若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考生伪造证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关于吉林报考考研的条件,考研报名条件相对简单,通常本科毕业生在大四即可直接报考,包括成人高考、自学考试毕业本科生均可,往届本科毕业生也可正常报考;但专科毕业生需毕业满2年,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后才能报考;同时,硕士、博士也可报考,但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以下是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具体报名条件,摘自《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供参考:
第十五条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自毕业后至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第十六条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将遵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的相关规定。
报考资格规定如下:
2. 报名考生若非法学专业背景(不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法学类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获得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将不具备报考资格。
(二)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满足第十五条所列的所有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需为法学专业(仅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法学类毕业生,以及取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
(三)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管理、竞赛组织等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满足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取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满足招生单位的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试招生政策将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执行。
第十七条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满足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项的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表现优秀,并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得到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愿意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表现优秀,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得到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愿意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因素限制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
第十八条具备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需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若截至规定日期仍未确定接收单位,推免生资格将不再保留。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将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推免生的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所有推免生均有权根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的招生单位和专业。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推荐学校所有的推免名额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所有允许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但不得仅接受推免生。
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的人员(如曾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等),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通过“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第十九条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应根据考生规模、优质服务、严格管理、疫情防控等因素,合理配置考试服务资源,科学设定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
若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考生伪造证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