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学初试中,快题考试的时长分为3小时与6小时两种。多数院校仅要求初试时完成一次6小时快题。少数院校在初试后还需进行一次3小时快题的复试。对于初试即采用3小时快题的学校,复试同样包含快题考核。截至目前,建筑学考研中设有快题考试的院校,尚未出现仅考一次3小时快题的情况。
3小时快题的命题建筑规模相对较小,通常面积不超过一千平米,功能也较为单一。相较之下,6小时快题的规模更为多样,可能覆盖千余平米,甚至数千平米。
3小时快题的考试通常安排在考研考试第二天的下午。而6小时快题则定于第三天上午八点半开始,直至下午两点半结束(因此第二天的下午没有考试)。这或许使得建筑学专业的考研成为唯一需要连续三天考试的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快题考试会有专门安排的考场。
关于各院校的具体快题考试安排,包括用纸种类、纸张尺寸、绘图形式等,请查阅各院校官网发布的招生简章,其中会有详细说明。以上信息,供您参考。
针对6小时快题,以下为时间分配建议:
方案设计(1.5小时),一层平面图(40分钟),主立面图(30分钟),透视图(1小时),二层、三层平面图(20分钟),总平面图(30分钟),次立面图(30分钟),剖面图(20分钟),调整与完成(20分钟)。
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涵盖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等,通常安排40周。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建筑生产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关于考研报班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原因说明为何不推荐报班:
1) 考研本质上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主要依赖个人努力。辅导班的作用仅在于为缺乏考研经验的人提供指引,帮助减少走弯路,但并非依赖的拐杖。最终结果取决于考生自身,个人努力程度越高,考研成功率越大。因此,与其浑浑噩噩混日子,不如静下心来努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是选择了风雨兼程,坚持别人无法坚持的坚持,成就别人无法成就的成就!
2) 不论是面授还是网授,老师每年讲授的内容基本相同,网络上的教学视频资源也非常丰富。
3) 报班的学习效率很低,浪费大量时间。考研班的老师往往喜欢闲聊,导致课程内容显得枯燥。
4) 报班费用较高,增加了经济负担。
5) 报班的最大好处只是心理安慰,本质上也是心理作用,只是花钱买了个安慰。
再次提醒,建筑学初试快题考试的时长分为3小时与6小时两种。具体安排请参照各院校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