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试题类型
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与面试两个环节,笔试部分则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对于公安等特定岗位,还需额外进行专业科目的测试。以省考为例,总成绩的计算方式为《行测》成绩的30%加上《申论》成绩的30%,再加上笔试加分,以及面试成绩的40%。
试题类型涵盖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方面。备考时应按板块逐步学习,常识判断板块性价比最低,数量关系题目难度较大,但掌握后能有效提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则需重点掌握。题量为120至130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申论考试则按省市县级、乡镇级、行政执法类进行分级分类命题。题型包括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贯彻执行题、提出对策题和申发论述题。题量为5至6道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省考面试主要特点为分级分类,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进行针对性命题。面试形式主要有结构化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
二、公务员考试试题有哪些类型题
公务员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以及申论主观题的简答题和写作题。
试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
数量关系部分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基本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或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题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均为闭卷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需携带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参考资料:2018年度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_国家公务员局
三、公务员的考试有哪些
常见的公务员考试有国考和省考。国考由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主要面向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及垂直单位;省考由各省组织,主要面向本省相关单位。除国考和省考外,还包括选调生考试、党政考试、政法干警专项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
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通过后还需进行体检、政审等环节。笔试主要考察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
行测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模块,旨在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申论则包括归纳概括题、综合题、公文题、大作文等题型,考察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备考过程中,推荐使用上学吧公务员题库进行练习。
四、公务员考试都考什么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均为闭卷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需携带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察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考察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常识判断主要考察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进行组合。
例题1: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在交流中,言辞如泉涌,滔滔不绝,即便听者不以为苦;纵然话语简练,一字千金,亦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成功人士往往也是成功的演说者,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凭借口才(舌头)实现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答案:C。根据上下文的意义,以及词语本身的含义,选项C最为恰当。)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提供一个数字序列,其中有一项缺失,要求考生仔细观察序列中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可选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其符合原序列的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