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公务员考试和国考区别大吗
1、国考对考生学历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国考要求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虽然也有少量针对大专生的岗位,但总体上较少,甚至部分岗位直接要求硕士学历。相对而言,省考中大专生职位较多。学历层次较高的考生,选择国考的机会更大。
2、省考中,考生仍可享受加分政策。部分省份公务员笔试最高加分可达20分。在公务员笔试中,5分之差可能导致名次相差10至8名。若笔试加20分,优势将十分明显。国考没有加分政策,更显公平。因此,如有加分条件,选择省考机会更多;若无加分条件,选择国考起点更平等。
3、各省公务员考试试题类型和标准,总体上向国考看齐。国考难度较大,省考难度相对较小。但在部分教育发达省份,省考难度甚至超过国考。具体难易程度,需根据每年考试题而定。一般而言,西部省市区公务员考试难度相对较低。
4、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起点高,升迁机会大。例如,中央机关公务员从科员到“处”级干部,可能只需十年,成为厅级干部机会也大,因为中央部委中厅局级职数较多。而乡镇公务员想成为副科级干部,可能需要十年八年,处级干部更是难以想象。一个县的处级干部总数一般不超过20个。
5、公务员待遇并非层级越高越好。中央机关公务员待遇不如北京市公务员,省直公务员待遇不如市直公务员,市直公务员待遇不如街道办公务员,同城不同酬现象在一些省会城市尤为明显。
二、国家公务员和江苏省考有什么区别呢
国家公务员和江苏省考的区别在于所属单位不同,国家公务员属于国家管理,江苏省考是江苏省管理。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其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8年5月21日发布的《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
公务员的知识分两部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框架和基本常识以及本专业的来龙去脉和前后动态。相关知识即指相近或交叉专业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本职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智力是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之一,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务员对于问题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普通人智商大体相当,只是不同的人对于智力的各个方面稍有侧重,有人长于抽象逻辑思维,有人长于形象思维,有人长于观察,有人敏于反应。
公务员的心理素质指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意志、心理感受等方面。主要包括情绪和稳定性、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我调适等。
三、江苏公务员省考和国考哪个好 江苏省考和国考的区别
“国考”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简称,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苛刻、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地方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一、考试时间、招录数量、招录条件方面。
国考每年招考一次,笔试考试时间一般是每年11月份最后一个周的周六;江苏省考也是每年招考一次,2020-2021年提前至12月份笔试。如果都能报上名,两次考试都可以参加,这样多一次选择和尝试机会。
国考近几年每年招录两万多人,分到江苏省1000左右;江苏省考近几年每年招录七、八千人。省考相对来说招录人数更多,竞争比要低,录取相对容易。
国考招录对象很大比例是应届毕业生,而省考很多岗位对是否应届毕业生不限制。因此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建议优先选择报国考,几个月后接着再报省考;非应届毕业生建议优先选择省考。
国考和江苏省考都实行分级考试。国考分副省以上及市地以下两级(绝大部分招考职位属于市地以下);江苏省考分ABC三级,其中ABC分别是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及专业技术类、乡镇类(一般来说AC两类招聘数量较多)。
国考和江苏省考除了少数岗位需要加考专业课(如国考的外交部、证监会和江苏省考的警察类),大多数岗位只考行测和申论两科。其中申论方面国考考3个小时,要求写作的作文篇数和大作文字数要多;江苏省考2.5个小时,要求写作的作文篇数和大作文字数要少。
国考和江苏省考行测科目区别较大,下面分别说明国考和江苏省考行测考查内容,其中的区别一目了然。
1、国考行测。考查120分钟,其中市地130题,副省135题,都考查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部分,副省多考5道数量关系题目。国考市地和副省主要考查内容如下: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都考40题,副省以上考查两篇“文章阅读”10题,其他“逻辑填空”15题,“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15题;市地以下“逻辑填空”20题,“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20题,不考查“文章阅读”。
数量关系部分。市地以下考10道“数学运算”,副省多考5道。两者都不考查“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都考40题,其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各10题。
“逻辑判断”,市地以下考查必然性推理更多,连续两年都考查一道“一拖五”的综合推理;副省以上考查可能性推理特别是削弱、加强题目更多。
“图形推理”,国考特别喜欢考查“分类分组”型,以前每年要考5题,去年考查3题;立体图形每年考查2题,其中一题是正六面体折纸盒,其他一题常考查三视图、截面图、立体组合,形式多样。
“定义判断”,题干篇幅较长,解题难度高。
“类比推理”,主要考查两项式、三项式、填空式,规律性强。
资料分析部分,都考查20题。副省以上考查4篇及以上材料,每篇3-5题,侧重考查对数据关系的理解;市地以下4篇材料,每篇5题,侧重考查数据运算。
2、江苏省考行测。考查120分钟,ABC类分别135、135、130题。C类少考查5道数量关系或其他部分题目。与国考不同,江苏省考ABC类行测五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具体考查题型一样,并且A、B类之间,B、C类之间,A、C类之间会有部分题目相同。这三类题目区别主要是难度不同,ABC类平均难度依次递减。江苏省考行测主要考查内容如下: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共35题,其中“片段阅读”15题、“文章阅读”5题、“选词填空”15题。“选词填空”除了考查实词和成语还考查虚词。
在数量关系这一模块,共涉及15道题目(C类考试通常包含10题),其中5题是“数字推理”(江苏省的考试中,数字推理的考察与国考有所不同)。
在判断推理环节,题目数量为40题或45题。具体来说,“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各占10题,而“定义判断”则占10题或15题。
在“图形推理”方面,不涉及“分类分组”题型;在“立体图形”的考察中,主要关注折纸盒,正四面体和正六面体各占2题。
“类比推理”中,有2到3题是符号类比,其余部分与国考相同。
“逻辑判断”部分,主要考查必然性推理,包括假言、直言、三段论、朴素逻辑,以及“一拖二”或“一拖三”的综合推理。
“定义判断”的题干相对较短,解题难度相比国考有所降低。